一直觉得,父母若能和孩子成为朋友,才是最舒服的状态。但之间的阻碍,是为人父母的自私以及不平等。父母永远把自己当成“父母”,而不是一个长辈;永远把孩子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而不是一个晚辈。你永远不把孩子放在和你平等的地位上,又何谈和孩子成为朋友?

爸爸走了,我的心好痛

一天早上,癌症晚期的爸爸就那样毫无征兆的倒在了客厅的地上,而他3岁半的小儿子亲眼目睹了爸爸倒下去的全过程。因为倒地时碰到了头部,鲜血从爸爸额头上流出。当妈妈跑过来时,爸爸已经完全断了气。

对于3岁孩子来说,父亲就是他的半个世界。而那个世界突然在他的眼前崩塌,这个冲击有多大,我们谁也无法想象。

事情过后,很多人都来安慰妈妈,但却没有一个人对3岁半的孩子说过半句关于爸爸死的话。大多数人都以为“3、4岁的孩子懂什么啊?”“很快就忘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几天的丧事忙下来,妈妈终于有时间哄孩子睡觉了。这天晚上,妈妈搂着孩子,嘴里哼着温暖的歌谣,可孩子突然难过的哭了起来,说出这样一句话:“妈妈,我只要一想到爸爸的事,心就好痛啊。所以,我好生我心脏的气啊。我的心碎掉了。太痛苦了。”

听到这话的妈妈呆愣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原来孩子什么都明白,而自己却还故弄玄虚的说什么“爸爸只是出远门了”“爸爸睡着了”之类的话。现在想想只是骗自己的话罢了。这份痛,是孩子对爸爸爱的证明。就算是孩子又怎样,爱得深沉,自然也会像我们大人一样感到悲伤啊。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是不争的事实,但孩子也是一个有着感受之心的 人。很多难题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面对,事实虽然无法改变,但如何尽大人所能让孩子少受伤害(完全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如何让他平静的接受残酷的事实,这是每个父母最应该学习的。

孩子什么都懂,你要会沟通

1、与孩子交朋友

很多家长虽然有和孩子交朋友的愿望,可做的结果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家长并没有真正的放下家长的架子,和孩子以诚相待。他们交朋友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更好的管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更听话。孩子很快识破了这种虚假的平等便会不屑与家长为友。

因此,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不要有“老子为大”、“我的话就是圣旨”等一些错误的思想,而是要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把你当作一个知心朋友一样,将心中的烦恼向你倾诉,将心中快乐与你分享。

2、虚心向孩子学习

我们经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平时在社会上我们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可如果说我们和孩子在一起,而老师是孩子,有些家长就接受不了了,会说,“他一个小毛孩,懂什么?我还要向他学习?”;“平时压着还直蹦呢,捧着他还不把他捧上天!”这些都是没有真正平等看待孩子的表现。

现在孩子所接受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以及学到的知识比我们做父母的要多得多,最明显的就是电脑知识,人家三年级就会做幻灯片了 ,而你现在也未必会做。家长在孩子面前虚心一点会更加赢得孩子的信任,拉近彼此的距离。

3、建立真正的平等

平等不仅存在于大人之间,大人与孩子之间尤其需要平等。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

我们成年人在单位上班,别人来找自己办事或者老同学见面,作为起码的礼节,我们在打招呼的同时,总会从座位上站起来和来人握握手、倒杯水,然后再谈工作、叙友情。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家庭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有的家长想了解孩子,或者想知道孩子最近学习如何,就以一种命令的口气说:“儿子过来,给爸爸说说你最近表现怎么样呀?”有的说“小强,过来给妈妈汇报汇报”。完全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口气和作派,孩子这时候虽然来了,可内心在想:“爸爸妈妈又要挑我的刺了”,“在学校老师批评我的事情可不能让他们知道”,于是乎,家长想听到的没听到,孩子想说的没说出口,交流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家长与孩子人格上的平等,是父母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前提。在孩子犯错误时给予宽容,在孩子做事的时候把他当作大人,这才是真正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