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与植入瘦人肠道菌群的小鼠相比,植入肥胖人群肠道细菌的小鼠变得更胖、脂肪也更多。这一发现表明,啮齿类动物的生理和代谢特征,在特定的饮食条件下,可以通过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传播。
此前的研究显示,人类肠道中多种微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可以影响肥胖的;此外,水果和蔬菜等高纤维食物会促进这种多样性。但是,这次的新研究直接表明,肠道菌落可以传播消瘦或肥胖的生理特征。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凡妮莎﹒兰多拉(vanessa ridaura)和她的同事采集了一胖一瘦的双胞胎(一些是异卵双生的,一些是同卵双生的)的肠道细菌样本,并将其移植入无菌鼠(体内没有任何细菌)的肠道内。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按照小鼠的标准食量喂食小鼠。
“凡妮莎所确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了双胞胎中较胖者细菌的老鼠,比接受较瘦一方细菌的老鼠增加了更多脂肪。”华盛顿大学基因科学和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研究的合著者杰弗里·戈登(jeffrey gordon)如是说。“这显然不能用进食量的多少来解释。因此,应该是微生物群落中的某些成员能够传递脂肪堆积这一特质。这么一来问题就成了——究竟是哪种细菌?”
接着,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名为“微生物之战”的计划:他们将植入瘦人肠道菌群的小鼠(代号“ln鼠”)和植入胖人肠道菌群的小鼠(代号“ob鼠”)饲养在同一房间。“小鼠很快就交换了肠道菌群,”戈登说,意指小鼠相互食用对方的粪便。
10天后,研究者发现,与ln鼠关在一起的ob鼠具备了与前者相同的新陈代谢特征;而笼内的ln鼠却完全没有被ob鼠体内的菌落或新陈代谢影响。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ln鼠肠道内的某些细菌阻止了ob鼠体内脂肪的积累。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原来一些特定的拟杆菌门细菌可以进入ob鼠的肠道,占据原本空闲的位置,进而引起新陈代谢的变化。然而,任何ob鼠体内原有的细菌都无法进入ln鼠体内,并促使它们堆积脂肪。
换句话说,瘦子的细菌可以感染胖子,但胖子却无法拖瘦子下水。那么,为什么苗条没有像传染病一样流行起来呢?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按照现代美国人的典型饮食为实验老鼠制定了新的食谱:一份含有高量纤维素和低量饱和脂肪,另一份则含有低量纤维素和高量饱和脂肪。戈登说:“我们按照食谱制作了食物,将它们弄干并压碎成颗粒状,杀菌后再喂给小鼠吃。”
饲喂完成后,研究者再一次启动了“微生物之战”计划。这时,新的现象出现了:当食用健康(高纤维、低脂)饮食时,结果与上次实验类似;但是,当小鼠食用不健康的饮食时,情况却出现了变化——ln鼠失去了帮助阻止ob鼠发胖的能力,它们体内的拟杆菌再也不能侵入到ob鼠的肠道内了。——不健康饮食扼杀了“瘦子细菌”的超能力,胖鼠只好继续胖下去。
这一结果表明,饮食、体重和肠道细菌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比研究者已掌握的要更加复杂。未来,兰多拉等人所采用的这种研究方法和“拟人化”的小鼠模型或许能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人体奥秘。例如,人体肠道微生物群以及日常饮食习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的。
戈登说:“将来我们应该多多考虑可以通过改变哪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来促使细菌在我们的肠道内安家,发挥它们的作用,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未来,在判定食物的营养价值时,我们体内的微生物菌群将被着重考虑在内——在促进健康的过程中,有营养的食物将由内而外地发挥作用,而不再仅仅是自外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