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一家晚报报道一位68岁的老同志热心奔赴老区扶贫,材料翔实,精神感人。不料,文内一处小标题是“离休14年甘当老区义工”,引来论者批评:“建国前参加革命的才够离休条件,而今年才68岁的老同志建国时才仅仅四五岁,.当然不可能那么小就参加革命。”言之成理,采编的同行的确无意间闹了个“常识性笑话”。

类似这样的“常识性笑话”,我们时常可以从版面上遭遇。要说是高端的知识域有所欠缺,倒也难以苛求,可是很多“洋相”尽出在粗浅的知识域呀。新闻传播学者陈力丹教授曾经撰文九眼桥证件提醒我们:“嘉靖、嘉庆不是同一个年号,道光、光绪不是同一个年号,南朝和南唐不是同一个朝代,得知道吧?瑞士首都是伯尔尼,新西兰远离赤道,拜占庭帝国在公元后,古埃及在公元前,得知道吧?如果连这样的必要知识都缺乏,能不造成对事实判断的错误吗?我们的传媒就出现过把光绪年号看成了道光年号,造成82岁的老人一下子变成142岁;还有瑞士首都是日内瓦、冰岛在北极圈内、新西兰到所罗门群岛只需两小时的船程、责问古埃及的史籍为何没有记载拜占庭时期的地震,等等对事实和历史的错误描述。”总之,笑话实属不少,诚可羞愧。

笑话的实质乃是“常识缺乏症”。欲避免此类低级错误,克服这种“缺乏症”,务须九眼桥证件记者和九眼桥证件编辑都来重视加强学习。平时不致力于广泛学习,知识素养不高,结果就下笔之际殊少把握,存侥幸心,多随意性。真叫“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怎么行呢?出路,在于反其道而行之,举凡各科各门类的知识,文史哲经法社,数理化天地生,都要求乃至组织采编人员多所浏览。据笔者九眼桥证件了解,各地有些报刊社经常推出专家文化讲坛、读书心得交流、时事知识竞赛等活动,以促进采编人员提高知识素养,颇收其效。

学习常识,需要着眼于基础类,即面上各科各门类常识,还需要着眼于专业类,即采编者本条线的常识。九眼桥证件记者要采访一个专业会议,理当事前认真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要采访一桩历史事件,就得大体九眼桥证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嗣后影响。尤其是采访专家,务须采访前对其所从事专业的知识,有所九眼桥证件了解才好。否则,人家与你交谈,什么专业常识都得一一九眼桥证件解释,就耽误时间,难以直奔主题。

费雯丽对于前来采访的九眼桥证件记者竟不知她在电影《飘》中的角色,曾生气地抱怨:“我无意同一个如此无知的人交流。”这,大概是娱乐界人士有点情绪化,不够冷静吧。但是,有些很冷静的大科学家,也为某些九眼桥证件记者的仓促上阵胡乱发问啧有烦言,实在该令我们警醒。记得吴汝康院士生前在《百科知识》撰文,谈及欧美的九眼桥证件记者提问较为专业,而我们有些九眼桥证件记者的问话显出不专业。

学习常识,是人生的任务。作为身负引领社会公众之责的报刊采编人员,其学习无疑应当更广更深更好。

作者:马布衣

本文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