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门话题 > "趣味段子"的结果
  • 少校巧妙应对调皮新兵
    汽车载着一车新兵来到接待站,一位少校走出来迎接他
    们,他站在队列前对新兵们说:“非常欢迎你们来到这里,
    从现在起,你们就是一名军人了,军队就是你们的家,你们
    来到这里就像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听完少校这番话后,新兵享利大步从队列中走出来,一屁股
    坐在地上,点了一支烟抽了起来。
    “噢,你怎么擅自出列?”少校问道。
    “您刚才不是说,这儿是自己的家吗?我现在到家了想休
    息一会儿,抽支烟。”少校想了想,接着说:“你说得很好,
    我的孩子,这里就是你的家,那么抽完这支烟后,你立即
    去餐厅帮你母亲洗碗筷吧!”
    查看全文»
  • 梁启超妙对杏花联
    梁启超十岁时,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人家门,他便
    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偷偷折了枝,遮掩在宽大的
    袖筒里。他这一举动,被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在眼里。他父亲平日教
    子甚严,但当着朋友的面不好开口,便匆匆走进客厅落座了。
    筵席上,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总想不露声色地训示
    儿子一番。开宴前,父亲当众对梁启超说:“我先出上联,如对
    得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父亲
    略加思索,出了上联: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梁启超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来: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彩不已。
    查看全文»
  • 理发店的头等事业对联
    一理发店开张,店主的朋友们都前来庆贺。店主请朋友为他的
    理发店撰写对联。朋友中几位有些文才的,接连写了几副,店主
    都觉得不够味。这时,恰逢一位名士前来理发,看到这种情景,
    便不客气地展纸挥笔写下一副:
    上联:做天下头等事业
    下联:用世间顶上功夫
    横批:进士弟
    众人看了,齐声说妙。妙就妙在上下联所用“头”、“顶”二
    字,一词双关,标明了理发行当的特点,又诙谐地彰扬了此店
    的技艺不俗。
    但对于横批的“进士弟”却不解其意。这时一位朋友拿起笔
    来,在“士”与“弟”字上各添了两划,便成了“进去剃”三字。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旧时平常百姓多不蓄发,所谓理发,也叫剃头。所以理发店便
    常有这样的对联:
    提起刀人人没发
    拉下水个个低头
    此联要搁在今天,大凡用不得,起码蓄长发的人是不进店的,
    也就没有多少生意了。
    太平天国有个将领叫李文彩,起义后属石达开部。石达开率部
    渡金沙江北去后,李文彩转战于滇黔川湘桂边界,一直到天京
    陷落八年后才因失败而牺牲。
    李文彩原是剃头师傅,在举义之前,太平天国将领之一的冯云
    山曾为他的剃头店拟过一副对联:
    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
    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从文字上看,此联十分工整。联中隐晦地表达了太平天国的革
    命思想。后来,石达开把它改为: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改后的对联,鲜明地表现了太平天国革命者的乐观豪迈气概,
    以激问的语气,加强了对联的气势。这纯粹成了一副抒情的
    对联,恐怕再也挂不上理发店的门了。
    说起理发店的对联,还有冯玉祥将军一桩铁事值得一提。
    抗战期间,重庆有一家专为达官贵人服务的理发店。一天,冯
    玉祥走进店来,只见出入店门的西装革履,长袍马褂,油头
    粉面。再看店墙上的价目表:飞机式,二百元法币;扇面发,
    二百五十元法币;抹口红、涂指甲……冯玉祥气得心里大骂:
    “这帮贱货,只图享受,用这些钱买子弹,能打多少鬼子!”
    冯玉祥转过身来,向店主说:“我是冯玉祥,见贵店生意兴隆,
    财源茂盛,特有一副对联相赠。”
    店主受宠若惊,连连表示感谢:“不胜荣幸!”
    冯玉祥含威不露地说:“我写了一定要挂上。”
    “一定挂,一定挂!”店主急忙拿来纸砚笔墨,冯玉祥饱蘸浓
    墨,一挥而就: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对镜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为人
    “啊!”店主目瞪口呆。“以后,我天天派人来看守,谁也不许
    将它撕掉!”说完,冯玉祥扬长而去。
    从此,这家理发店门前冷落车马稀,不久便关门大吉。
    查看全文»
  • 【爆笑】爱民如子,执法如山
    清朝有一官吏,贪而且酷。有一年过年,他为自己贴金,为标
    榜自己为官正直无私,自拟了一副对联,贴于门口:“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谁知,有人看了这副对联之后,心中气愤,夜里拿笔
    在对联每句下面各添一行字,变成了: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查看全文»
  • 成也十七字诗,败也十七字诗
    明朝正德年间,有个叫李赖子的,好作十七字诗,能触目成
    咏。当时天旱,太守求雨未应,他作诗嘲笑太守。诗云:
    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
    昨夜推窗看,见月。
    诗传到太守耳朵,甚为生气,下令传讯他。太守说:“你善吟
    十七字诗,不妨再来一首。若是佳作,便放了你。我的别号叫西
    坡,就以此为题吧。”
    李赖子一生玩世不恭,并不多加思考。应声吟道:
    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
    若将两人比,差多。
    太守被激怒了,令人打他十八大板。刚打完,李赖子又吟道:
    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
    若上万言书,打杀。
    太守更加怒不可遏,判他诽谤罪,发配阳。临走,李赖子的
    舅舅前来相送,两人相持而哭。哭罢,李赖子说:“临别没有什么
    送舅舅的,就吟一首诗相赠吧。”说完,口占一诗云:
    发遣在郧阳,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三行。
    两人为何是三行泪呢?原来他舅舅是一只眼也。
    查看全文»
  • 纪晓岚妙题《百鹅图》
    清乾隆皇帝得到一幅《百鹅图》,便召集翰苑近臣,为图题诗,
    群臣害怕不合皇帝的意思,都不敢轻易落笔。唯独纪晓岚并无顾
    忌,濡墨挥毫疾书:
    鹅鹅鹅鹅鹅鹅鹅,
    一连七个鹅字,起句如此写来,且不知下文。只见他接着又是
    一句:
    一鹅一鹅又一鹅。
    群臣一看这两句,脸露讥笑,窃窃私语:这也能算诗吗?
    纪晓岚不屑一顾,挥笔续了以下两句:
    食尽皇家千钟禄,
    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两句诗,像晴天雷霆,惊天动地,似乎纪晓岚在大声痛斥:那些吃皇粮的官儿们,一个个肥头大耳,大腹便便,像那“多余”的“鹅”一样的庸官、贪官,为什么岀了那么多(尔何多)?而廉洁奉公的官儿(凤凰),又为什么那样少啊(凤凰何少) ?
    乾隆皇帝看了,不禁拍掌连连称赞好诗。诗中前两句起语平
    平,后两句突转题意,由鹅论人,讽刺身踞高位吃白饭的群僚。原
    来讥笑诗作的人,顿感自惭形秽。
    查看全文»

快速导航

友情链接: 11笑话网 办英语四级成绩单 办六级证书 毕业证样本 大学毕业证